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探索機械化作業紀實
《孟子·公孫丑》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早就聽說中交二航局新疆烏尉公路包PPP項目YRTJ-04標項目(以下稱YRTJ-04標)在隧道機械化探索上初見成效,9月14日,記者克服高原反應、復雜天候、高輻射等不利因素,乘車前往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一探究竟,并通過采訪詳細展現項目部“一班人”積極轉變觀念、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努力打造機械化作業平臺和積極探索機械化作業管理模式的先進事跡。
巧借東風,以必勝心態謀轉型發展
“正常情況下,隧道機械化施工可以掘進180米/月左右,比傳統作業多出30米,除了能提高工效,還能減少人員、節省人工,降低安全風險……”2016年9月份的一天,剛從一公局新疆G575項目東天山隧道考察回來的項目部總工郗永磊立即向項目部“一班人”匯報起參觀感受。
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全長4.7公里,雙向四車道設計,是YRTJ—04標段中的控制性工程。烏尉包PPP項目路線總長達1308.60公里,總投資約708億元,是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舉措,未來將建成南疆第一條出疆高速公路,對于完善國家公路網絡、促進新疆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強化我國跟中亞、南亞之間高效便捷的國際路通道有著突出的意義。
2016年8月初,在承接YRTJ-04標段施工任務時,項目部領導“一班人”面對山勢陡峭、地質復雜的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心里有些沒底,擔心按照傳統爆破作業不但勞神費力,還會延誤工期。前來檢查工作的中交集團總承包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俊得知他們的顧慮后,主動為其支招:“一公局在新疆G575項目東天山隧道機械化施工搞得非常不錯,你們可以去參觀取經!”王俊的建議,讓項目部領導成員心里一下有了方向,一方面派郗永磊前去參觀;另一方面組織專人收集資料,撰寫相關方案。
郗永磊帶回的信息讓項目部領導一下變得興奮起來。項目部經理秦宗平堅定地說:“隧道機械化不但要上馬,而且還要搞出名堂。”大家決定趁熱打鐵,向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尋求技術支持。項目部的意見很快引起了局里重視,總工程師張鴻特別指示:“必須要搞,這是一種趨勢,再不搞二航局在隧道建設這塊就有可能被市場淘汰!”
很快,局里就新疆項目隧道機械化施工成立了專題小組,由關系隸屬于二公司旗下的設備租賃公司負責隧道機械化施工設備的管理及日常事務,這樣做減少了干擾,為人與設備最佳兼融打下良好基礎。看到企盼項目有了正式編制,項目部“一班人”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相關的機械化設備在國際、國內有許多,如何才買到貨真價實真正適合的設備呢?困難時刻,技術中心伸出援手,派專人在市場上協助調查。裝備租賃公司和依若項目部根據收集到的信息撰寫了《隧道機械化施工相關設備引進方案》和《隧道機械化施工相關設備各項性能情況說明表》等,并通過公開、透明的招標方式進行集中采購。
潛心礪劍,以“三化”標準狠抓人才建設
“你看啦!這是三臂鑿巖臺車操作員寫下的1萬余字心得體會”、“這是濕噴操作員在清理工字鋼骨架上的混凝土和料斗壁混凝土時琢磨出來帶風鏟刀、勾子、昝子……”項目部隧道機械化隊長胡飛欣喜的向記者展示了大家的成果。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在三臂鑿巖臺車、濕噴機、液壓移動棧橋等裝備陸續到位后,項目部領導“一班人”便很快達成了共識:“按照‘機械化、班組化、專業化’標準,加強各類機械設備操作員的培養,并盡快形成生產力”。然而培訓卻出現了一波三折,首先是廠家派過來的技術員對三臂鑿巖臺車、濕噴機等設備性能掌握不透徹,導致教出來的徒弟是“半罐水”不能進行單獨作業。在要求廠家換人的同時,項目部決定高薪從市場上招聘相關專業的技術能手,由于招聘渠道面太窄,加之工作環境艱苦,許多技術人員不愿意來。最后,3名從工程部隊退役,有過實際操作經驗的人員愿意前來試試。
“在依靠外援效果不佳的情況下,應該在廣大職工中開展科技練兵活動……”在分析會上,秦宗平一方面給隧道機械化作業分隊鼓勁,一方面為其想辦法。下來后,他們結合相關文件精神,先后出臺了《關于在依若項目部開展科技練兵意見》和《關于在依若項目部開展科技練兵實施細則》。這些文件對科技練兵所要達到的目標、組織形式、管理辦法和獎懲辦法都做了明確的規定。
“在練習機械臂對鉆孔動作時,當初可是沒少挨師傅胡飛的訓!”現在已能當獨當一面的鑿巖臺車操作員王嚴明談到初學時的場景仍記憶猶新。原來,經過理論培訓后,為了鍛煉新學員操作機械臂瞄準炮孔方位的能力,胡飛他們根據不同炮眼需求,在邊坡地帶模擬建立隧道撐子面,每天組織學員進行反復練習,直至能做到準確無誤、熟能生巧才算合格。
針對隧道內光線不足、液壓棧橋太狹窄的情況,為了增強鑿巖臺車司機和濕噴車司機與指揮員的默契,保證不出事故。他們聘請當地交警為技術指導,手把手的傳授旗語和指揮口令。此外,還就訓練內容組織考核,讓項目部領導充當考官,給考試合格者頒發通行證。
當鑿巖臺車出現液壓管松動、濕噴車出現堵管、供水管道出現爆裂時,隧道機械化施工分隊都會組織大家進行交叉排查、集體會診和維護。胡飛深有感觸地說:“通過交叉培訓,讓大家能做到一專多能,進一步增強處置突發故障的經驗”。
此外,為了留住人才項目部積極改善機械化施工分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給每個房間安裝了空調、提供瓶裝礦泉水、每隔兩天送一次新鮮蔬菜。目前,已培養出4名鑿巖臺車操作手,6名濕噴車操作手,大家思想穩定、干勁十足。
破釜沉舟 :以破冰的勇氣集智攻關
“在打周邊孔的時候,要注間外傾角的進入角度,鉆頭在深入過程中要適當地拐一下,使鉆頭逐漸與洞壁保持平衡,這樣才能避免出現超挖和欠挖。”9月14日晚上21時左右,記者參加了隧道機械化施工分隊舉行的“諸葛亮會”,在部隊獲得“優秀技術能手”的郭偉山正在給大家傳授“獨門秘訣”。
之前雖然采取了一系列培訓措施,各類操作員的技術也有了很大提高,可是總會在一些關鍵技術和重要環節上卡殼。個別施工隊甚至嘲笑這些機械化裝備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面對異樣的目光和個別人的調侃,依若項目部“一班人”在認真梳理相關問題后決定集智攻關,并先后成立了“三臂鑿巖臺車無人區玄武巖和斷裂帶鉆孔技術革新”、“濕噴車在無人區隧道濕噴技術實際運用”、“混凝土質量和凝固劑在無人區隧道濕噴比例配對改進”三個攻關小組。
狹路相逢勇者勝。為了能盡快攻破難關,他們對三個課題作了進一步的細化,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指定有具體負責人。在實施中,三個攻關小組吃住在一線,組織大家對鉆孔角度的進入、濕噴后的掃面、出現堵管等癥結進行重點盯防。一旦發現問題現場立即進行問診,讓大家總結經驗、交換看法,諸如針對濕噴過程中,混凝土易脫落這個問題,他們一方面邀請廠家技術員和相關專家積極改進凝固劑配比縮短凝固時間。另一方面要求技術員在濕噴過程中最好一層層往上貼,通過來回濕噴減輕附著面的重量增強凝固效果;就機械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常出現的毛病,他們專門建立了電子檔案,并其中現狀、癥結所在位置、解決途徑和辦法都作了詳實記錄。
隨著關鍵技術的攻克和重要工藝、工法的掌握,目前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的挖掘工作逐漸駛上了快車道。項目部所屬的各個施工隊負責經常跑來參觀,并對整個工
序和工藝大加稱贊。“還真的不錯!不光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了人工,最主要還保證了安全。”負責七面峰隧道施工的廣州洋河勞務有限公司在參觀完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機械化作業后,立即自掏腰包買了2臺濕噴機,并立即投入生產之中。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像這樣自掏腰包引進機械化設備的還有3、4家。
就引進隧道機械化設備帶來的變化,郗永磊給記者粗略的算了一筆賬,只見他扳著指頭說道:一是工效提高了十倍。以往人工鉆眼,一臺YT28鉆機,15分鐘才可以鉆一個孔。如今三臂鑿巖臺車一個臂1分鐘左右可以鉆1個孔,如兩臺三臂鑿巖臺車在一個撐子面同時作業,30分鐘內就可以鉆90個孔;二是3年可節省2萬工時。以前一個撐子面的傳統人工鉆孔共需要約17人,如今引進鑿巖臺車和濕噴車后僅需6人就可以輕輕松松的搞定。以巴什庫爾干二號隧道為例,按照3年施工期估算可以節約1萬多個工時。如果兩頭并進的話,一共可以節約2萬個工時。三是安全系數得到提升。施工人員的減少在節約人力的同時,最主要是降低了安全風險系數,減少了不安全隱患和苗頭。如今的操作手再也不用直接操作,只需坐在駕駛室里,通過操作各類開關和按鈕就可以完成任務了。(褚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