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凌晨4點30分,隨著南接線主線最后3跨箱梁澆筑完成,馬尾大橋主線主體結構順利貫通,為實現主線2019年春節前通車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馬尾大橋是福州新城首個橋梁項目,是福建省目前最大跨江立交綜合體。大橋施工內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跨江段橋梁工程、北接線工程和南接線工程。大橋主線道路全長6.38公里,其中南岸起點為在建環島路,全長1.9公里;北岸終點與機場二期高速相接全長2.8公里;跨江段橋長1.68公里,橋面寬42.5米,設雙向8車道,設計行車速度為80公里/小時,主跨滿足內河Ⅱ級、1000噸級海輪通航標準。
馬尾大橋在國內連續梁中為最大跨度,也是國內首座空腹式鋼混凝土組合連續橋梁。馬尾大橋集合了空腹段V構結構、掛籃懸澆、鋼混凝土接合段、跨中鋼箱梁吊裝、橋梁防震等多項設計、施工技術,其成套技術的研究在國內尚屬首次,代表著國內在類似橋梁設計、施工先進水平。馬尾大橋不僅結構受力合理,且造型美觀簡潔,空腹式的結構也對橋梁后期裝飾立面預留了較大空間,不僅適應于崇山峻嶺、峽流河谷等山區橋梁跨度的需求,也適用于城市景觀橋梁對橋梁美學的需要,極具推廣價值,應用前景廣泛。
四通八達的互通路網,也是馬尾大橋的特點之一。作為馬尾最大的交通樞紐,北接線13條匝道構成組合型樞紐互通,橋梁面積7.4萬平方米,上跨9處現狀福馬鐵路,同時連接江濱東大道、福馬路主干道及機場二期高速公路。目前,9條匝道建設已完成,剩余4條也在加快建設。
馬尾大橋南接線則是三江口片區最大的交通樞紐,共4層21條匝道,形成組合型樞紐互通,橋梁面積10.8萬平方米,同時連接南江濱東大道、環島路及福泉高速公路。與福泉高速實現全互通,還與南江濱、馬尾大橋主橋、環島路等相接。
在三年多的建設過程中,中交二航局建設者們戰勝了施工組織困難,樁基、箱梁施工難度大、風險大等諸多不利因素,采用和提煉了沖擊鉆在超長水中樁基的施工技術,雙壁鋼圍堰水中接長、精確著床、水下封底技術,大型支座灌漿密實度保證技術、墩身模板漆的使用以及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等12項創新技術,終在閩江之上架起一道跨越歷史的“封火墻”。
目前,全橋正處于大干快上的局面,跨江段主橋正加緊橋面附屬設施施工,北接線正進行機場二期高速福州東(快安)收費廣場的改造,南接線將繼續主攻主線高架及路基(與環島路順接部分)建設,隨著主線主體結構的建成,各分部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為實現馬尾大橋明年底全面通車不懈努力,希望為福州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楊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