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璀璨的煙火在印度洋上絢爛綻放,馬爾代夫數十萬民眾“沸騰”了。他們歡欣鼓舞,興奮激動,因為,在他們的國家,第一座跨海大橋——中馬友誼大橋,建成了!
8月30日,對馬爾代夫來說,是極不平凡的。正如亞明總統在通車典禮致辭中所說:“今晚,我們為馬爾代夫人慶祝新時代的曙光。馬爾代夫人看到他們的未來正在進入一個進步和安寧的時代。夢想終于成為現實,未來充滿著希望,生活將更加美好。”
為了慶祝大橋通車,馬爾代夫自8月31日開始舉行連續七天的慶?;顒?,掀起了一股濃烈的“大橋熱”。
天朗氣清,藍天白云,五彩花棚,鼓樂齊鳴。8月31日下午,中馬友誼大橋迎來了五對新人,他們在大橋上參加了別具一格的“大橋婚禮”。英俊瀟灑的新郎為身著白色婚紗的新娘帶上戒指的剎那,充滿溫馨和浪漫。參加婚禮的每一對新人在橋面上,都有一段屬于自己的區域,這里擺放著鮮艷的花朵,坐滿了滿臉洋溢著笑容的親朋好友。誦讀古蘭經的肅穆和莊嚴,流行音樂的悅耳和喜慶,讓傳統與現代、古典和時尚在大橋上充分融合。
喜結良緣的利亞德和瑞莎拉格外開心,他們說:“中馬友誼大橋是馬爾代夫第一座大橋,這是馬爾代夫第一次在大橋上組織婚禮,擁有這樣多第一次,新婚的我們非常幸福!”
據了解,8月初馬住建部發布組織“大橋婚禮”的消息后,有200多對新婚夫婦申請參加,但因場地有限最終只有5對幸運新人被選中。
參加婚禮的新人都認為,這是非常特別的體驗,能夠在大橋上舉辦婚禮非常難得,這會給他們的未來帶來更好的運氣。
9月1日下午16點開始,首都馬累組織了一場主題為“Family walk”的大型戶外活動。數萬名當地民眾走進建成通車的中馬友誼大橋,領略大橋風采魅力,體驗步行過海的獨特感受。整個現場充滿熱情喜悅的氣氛,他們高舉中馬兩國國旗,口中高喊著“感謝中國”,歡樂地載歌載舞。他們從馬累橋頭出發,沿著外海側行車道走向機場島,再從內海側返回馬累島,全程約4公里。
站在高處遠眺,可見涌動的人群將大橋幾乎占滿,源源不斷的人流從橋頭向著機場島走來。每個人都帶著新奇、興奮的神情,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真正零距離走進大橋。
來自距離馬累約17公里的一個島的當地人默罕默德.阿瑪,特地趕來參加活動。作為一個工藝品匠人,這次他和他的同事們把自己加工的長約3米的金槍魚模型運了過來。這個模型可謂與真正的金槍魚十分接近,惟妙惟肖,而且通過后面的拉繩,還可讓它兩側的魚鰭擺動起來,引來許多小朋友的關注。他們把“金槍魚”抬上大橋,向著機場島順暢地“游弋”,為大橋的通車助興。
通車典禮后的四天時間里,大橋迅速成為馬爾代夫的標志性景點。在橋頭景觀拱門附近,每天都吸引著許多前來欣賞這一獨特建筑風景的人。在這一區域周圍,馬方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8月31日晨,當地舉行自行車賽,眾人騎行大橋全程;9月2日,馬爾代夫大學生畢業典禮在橋頭隆重舉行。9月3日,馬爾代夫軍樂團和民間歌手在大橋為民眾表演。
“非常漂亮!”“非常開心!”“非常激動!”幾天來,當地民眾的心情幾乎都和中馬友誼大橋有關,整個馬爾代夫的生產生活和“橋”緊密相連。
還記得亞明總統在通車典禮致辭中說:“我們認為中馬友誼大橋的開通,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一扇通往明天的大門。我們已經接解決了一件困擾多年的發展難題,大橋最終讓那些在雨中乘船參加考試的學生不再提心吊膽,也讓老人、殘障人士去機場、去醫院的路途方便很多……”(杜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