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您給我們參觀中馬友誼大橋的機會,非常感謝CCCC,你們是友誼的使者。”4月25日,馬中貿易和文化協會、馬爾代夫大學生青年聯合會向中馬友誼大橋項目施工技術組組長林樹奎送上一份特殊禮物,上面鐫刻著這樣的文字。這一天,120名當地大學生走進施工現場,真切感受了馬爾代夫有史以來第一座橋的建設風采。
藍天碧海,長橋臥波。印度洋上的中馬友誼大橋從首都馬累向著國際機場有力延伸,主橋碩大的V墩和掛籃酷似坐落在海上的航船。來自馬爾代夫全國所有高校的大學生代表,面對每個大橋主體結構,都感到十分驚訝。“Very Nice”“Very Fast”,這是他們在參觀過程中常常發出的感嘆。
剛讀大一的女生NISA站在干凈整潔的引橋橋面上,迎著海風笑靨如花,迫不及待地自拍了多張照片。“太美了,這簡直是最好的感覺!” NISA第一次從大橋的視角欣賞自己的國家,對她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體驗。
大學生INASHA時刻認真觀察著大橋的結構和施工進展。“以前都是站在岸邊看橋,也不懂得橋,非常想走近來看看,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大橋項目的‘營地開放日’,讓我們更加了解橋,真是非常幸運。”她開心地說。就在上周,INASHA還參加了中馬“一帶一路”研討會,此次與大橋親密接觸后,她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前景令人期待,它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這座大橋就是一個例子,我渴望看到大橋通車的那一天。”
馬中貿易和文化協會副會長米渡,長期致力于中馬民間交流工作。此前他多次對大學生講過中馬友誼大橋建設狀況。他說:“馬爾代夫的大學生需要更加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對橋梁他們大多沒什么認識,這次走進大橋是想讓他們看到真正的實物,加深對中國橋梁制造的了解,進一步增進中馬友誼。”(杜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