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緩緩倒進料斗,被譽為世界上“三高”(高海拔、高差大、高地震烈度)地區最大跨徑懸索橋的華麗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橋首根樁基混凝土順利澆筑完成,標志著大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為了確保大橋主塔樁基混凝土順利澆筑,項目部前期專門組織召開樁基混凝土澆筑專題籌備會,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統籌安排重難點工序,合理調配需求配套相應的輔助設備機械和物資,并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專門的預防措施。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領導、技術、試驗和安全等部門全過程現場跟班指導作業,隨時解決樁基澆筑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使樁基的安全質量始終處于嚴格控制之中。
首根樁基順利澆筑這一重大節點目標的實現,背后卻是沉甸甸的付出,二航人在建設上面臨諸多難題,無先例可循。大橋樁基所在位置處在金沙江畔懸崖上,峽谷地貌特征明顯,山勢雄奇,高邊坡開挖量較大,土方量達到30余萬方,五級邊坡高度達66米,坡比高達1:0.33,主塔毗鄰邊坡底部而建,考慮施工安全風險,樁基施工只有在邊坡防護全部完成后才能動工。主橋挖孔樁深,共有直徑2.8米樁基32根,樁長共計1728米,左幅為43米,右幅達65米。樁基的巖石強度設計為129Mpa,實際地勘試驗顯示巖層最大強度超過330Mpa,遠遠高于設計值,在中國建橋史上極為罕見。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壓力和挑戰,項目管理團隊先后展開數次技術方案專項策劃,樁基鉆孔施工從最初選用的460型旋挖鉆到引進全球最大噸位的XR550D型旋挖鉆機,再到最后采用人工挖孔樁進行作業,歷時數月最終啃下了這塊 “硬骨頭”,目前大橋樁基挖孔已全部完成。此外,主橋構件預拼裝場地有限,工期緊張,樁基鋼筋籠制作不得不另外選址進行加工,歷經多次調運協助到達現場,便道路窄且彎道大,交通運輸極其危險。大橋主塔周圍沒有可利用的棄渣場,項目部開山拓路自修便道和攔砂壩轉運棄渣,攔砂壩設計高度超過10m,泵送點和攔砂壩高差約115m,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梭槽澆筑混凝土,目的就是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守護綠水青山。
目前,華麗金安金沙江大橋主塔樁基混凝土澆筑正在按計劃緊鑼密鼓的推進,在春節前可實現樁基混凝土澆筑全部完成,為接下來大橋承臺及塔柱等結構施工奠定堅實基礎。(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