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隨著最后一車填倉混凝土的澆筑,公司承建的溫州甌江北口大橋南錨碇沉井宣告施工完成,大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溫州甌江北口大橋是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其中大橋南錨碇沉井是世界首次在深厚淤泥層中建造的超大型陸域沉井。南錨碇沉井平面尺寸為70米×63米,沉井共使用混凝土約23萬方,總重量達50萬噸,相當于8艘大型航母的重量之和。
面對40多米厚的淤泥層地質條件,項目部研究多種地基處理方式,最后采用國內最長36米砂樁置換的方式改變地質結構,增強地基承載力。為保證沉井“下得去”,項目團隊將砂樁置換率確定為36%,防止承載力過大而導致下沉困難。第二次下沉遇到黏土淤泥層,粘性大,施工困難。項目部自主研發了“水下快速取土裝置”,共計采用20臺該設備輔以18臺龍門吊配合調整,有效解決黏土淤泥層中取土難的問題。
第三次下沉中,項目部開創性地將專用于樁基施工的大型鉆機轉用于沉井下沉取土,扛住一切深水水壓,共投入22臺鉆機配合移動臺車進行深水取土,并改進鉆頭改造,有效解決了取土難題。
3月6日,隨著40多輛混凝土攪拌車陸續進場,大橋正式啟動南錨碇沉井封底及填倉混凝土的澆筑施工。3月24日晚,6萬余方封底施工比原計劃提前6天完成。4月12日晚,9萬余方填倉混凝土澆筑完成。封底和填倉施工工序,讓沉井在深厚淤泥層中扎穩腳跟,為南錨碇后續施工奠定堅實基礎。
南錨沉井的終沉,為世界深厚淤泥層中建造超大型陸域沉井開創了先河,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成熟案例。溫州甌江北口大橋是寧波至東莞國家高速公路和國道G228線兩大項目共線跨越甌江的控制性工程,其建設對提高我國東部沿海公路運輸大通道通行能力,推進溫臺產業帶和溫州甌江口產業集聚區發展,緩解甬臺溫高速壓力具有重要意義。(郭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