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市綦江區趕水鎮出發,驅車駛上210國道,朝著藻渡河上游方向而行,可以看到一路上生長著許多開著紅彤彤花朵的樹木。它們或是七八棵按照不同間距排列著,或單獨矗立在馬路旁,與周邊的其他綠樹形成鮮明對比。
今年三月,火紅的花朵在這些樹上綻放,成為這條公路的美麗風景。遠而望之,鮮艷的紅色成為整個公路最耀眼的存在;近而觀之,則可見滿樹大多是花朵,卻不見有多少綠葉,可謂干貨滿滿。
拍下一張圖片進行識別,我才知道這種樹的名字叫“刺桐”。一路行車數公里,幾乎每隔一陣子都能看到盛開的刺桐花,有些路段密集的刺桐花甚至可將公路上方的天空籠罩。如此規模的刺桐樹種植在馬路兩旁的景象,在重慶主城區乃至很多區縣都很少見,唯獨在綦江區段的210國道上熱烈開放。這不禁讓人感到稀奇。
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這些樹是10多年前道路維護的職工們在國道210線上栽種的。經過他們連年修枝整形、砍伐歪斜樹木再植、及時扶正等措施,數千株刺桐茁壯成長,陸續開花。3月底,我到綦江趕水鎮,沿著藻渡河探訪,才有幸發現了這種樹。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在這里,可以說是“前人栽樹,后人欣賞”。他們用心血汗水,精心培植,為人們留下了最美風景,給路過這段公路的人們留下美好回憶。
根據資料介紹,刺桐花是阿根廷的國花,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的市花,也是日本沖繩縣縣花。如此說來,這種花朵真的不簡單。然而搜索網絡和抖音平臺“綦江”“刺桐”的關鍵字,相關內容少得可憐,媒體報道的信息也只見到兩三條。可見,雖然綦江的刺桐花蔚然盛放,但其知名度卻很低,就像藏在閨中的人,鮮為外人所知。
按照當下網絡環境,重慶市尤其是主城區的一些有意思的地方,只要有人拍攝圖片視頻在網上分享,很快就會成為網紅景點。白居寺長江大橋通車兩年后,其星際穿越一般的橋墩造型,讓巴南區的大橋下人潮涌動;佛圖關的美人梅盛放時節,總會有大量市民前去觀賞“通往春天的列車”;半山崖步道上的一堵紅墻,竟被人們稱為“重慶版故宮紅墻”,迅速走紅,游人紛紛前來打卡……
然而,210國道上的刺桐花,紅得像火,卻一點也不火。我問了重慶主城區的同事,他們幾乎都不知道綦江還有這么多鮮艷的花,不知道這里還有一條最美公路。
刺桐花就像一個低調的人,只管默默奉獻,傾盡氣力把美好的事物展現給世人。它滿樹的花朵,幾乎很少有綠葉陪襯,先開花后長葉子,主打一個“實在”,不像很多花,醞釀了很久,待綠葉長出大半才漸漸萌芽。它是大自然給人們的美好饋贈,沒有多余的語言,只有實際的付出;沒有顯赫的名聲,卻展現著最美的存在。
如今,趕水鎮的藻渡河上,一座民生工程——藻渡水庫正在建設。這項工程建成后,將極大提高綦江流域的防洪能力,為重慶市南部片區提供充足的飲用水源和灌溉水源。
挖掘機駕駛員在懸崖峭壁上開挖作業,項目工程師們日夜不停研討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計劃,現場排危作業工人們就像蜘蛛人一樣,在陡峭絕壁間排查隱患危石……在水庫大壩工區,數百名建設者正在加緊施工,爭取讓這座水利工程早日造福于民。
如果你不來到施工現場,你就不會知道,還有這么多人在奉獻著智慧汗水,還有這么多人在奉獻著青春芳華。如果你不來到綦江,你就不會知道這里還有著悄然綻放的刺桐花。
這些無名的建設者們,就像刺桐花一樣,不為更多人所知,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用實實在在的付出,換來人們的美好生活。(杜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