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現場 央視網 發布時間:2021年04月30日 14:51
4月30日,歷經建設者們上千個日夜奮戰,廣東茂名水東灣跨海大橋(以下簡稱“水東灣大橋”)建成通車。一座巍峨壯觀的大橋屹立海灣,像一條巨龍延伸遠方,兩座形似貝殼的主塔與海水相映成趣,成為茂名的新地標。
茂名水東灣大橋項目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組織實施,項目包括跨海大橋和接線工程,全長約6.613千米,其中跨海大橋長約3.333千米,接線道路長約3.28千米。跨海大橋包含主橋及東西兩側引橋,按照公路Ⅰ級標準設計,雙向六車道。主橋為雙塔雙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橋,跨徑布置為(150+328+150)米,總長628米,主塔高125米,主梁寬35.2米;引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其中西引橋長1145米,東引橋長1560米。
水東灣大橋是茂名市建設的首座跨海大橋,兩座主塔為空間曲線異形結構,其“海灣之貝”的獨特造型,由茂名市民網選脫穎而出,兩個主塔猶如一對白色貝殼,擁護著美麗的水東灣。
大橋建設過程充滿挑戰。大橋主塔是國內首次在上橫梁下方設置薄壁混凝土裝飾板的空間曲線異形主塔。薄壁裝飾板結構高度達21米,厚度0.5米,距地面高100米,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項目團隊創新研發塔柱外模定型鋼模板,通過尋找空間曲線塔柱輪廓的變化規律進行編程設計,可校核任意高程對應塔柱輪廓平面位置;通過調整施工順序,先施工上橫梁再施工裝飾結構,降低了上橫梁高空支架的結構高度,減少了支架安拆高空作業量,降低了安全風險。
移動模架800米小曲線半徑施工,在橋梁行業實踐中極為罕見。針對航運受限無大型水上起重設備的工況,項目部在主墩施工平臺上進行掛籃拼裝,采用連續千斤頂整體提升掛籃,大大降低超大型掛籃拼裝風險,同時研究設計復合式前支點掛籃,科學有效控制主梁線形,適應了各節段斜拉索空間角度的變化。大橋處于臺風多發區,工程師們還研發出防臺臨時墩,有效增強大橋施工中的結構穩定性。
項目團隊堅持技術創新和工藝優化同步開展,形成上橫梁下設薄壁混凝土裝飾板的空間曲線異形主塔施工、前支點掛籃施工、小曲線半徑變高變跨超高現澆箱梁移動模架施工等多工藝集群成套技術,為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寶貴經驗。
水東灣大橋是廣東濱海旅游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南海、旦場兩大片區的重要跨海通道,它的開通將使兩地車程由原來1小時縮短為10分鐘。水東灣大橋與博賀灣大橋共同銜接起廣東濱海旅游公路茂名段,將茂名182公里海岸線上的旅游資源“串珠成鏈”,構筑起富有特色的濱海旅游生態廊道,為茂名旅游發展增光添彩,帶動茂名經濟發展。
通訊員 李瑤琨 徐文杰 王鑫洲
https://news.cctv.com/2021/04/30/ARTI0tJHcXzZZID2WFAT0ndJ2104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