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大橋最重鋼箱梁
長100米寬37.5米
最厚處7米 (為全橋最厚)
重達3700噸
施工單位采用4000噸級浮吊進行公分級喂梁,保證箱梁在墩臺上安全“站穩”。(本組圖中交二航局提供)
臺海網3月27日訊 據廈門網報道 近日,廈門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海上最重鋼箱梁成功吊裝,向項目通車目標又近一步。
第二東通道是廈門市第七條進出島通道,全長約12公里,其中跨海橋梁(海中區)長約4.5公里。大橋為單幅變高變截面連續梁橋,雙向八車道設計,橋梁主要采用預制化裝配工法建設,共有35個預制墩臺、36節鋼箱梁。
其中A2標段共設23個墩臺,24節鋼箱梁,目前已完成6節鋼箱梁吊裝,占全橋總數的六分之一。
此次吊裝的鋼箱梁位于A2標段海中區,梁長100米、寬37.5米,與其它節箱梁相比,該箱梁橋面面積并不算大,但由于其最厚處達7米,因此整體重量達到了3700噸,屬于全橋最厚、最重一節箱梁,施工難度較大。
“由于鋼箱梁重量較重且屬于變高節段,重量不對稱,導致重心偏移,需要通過壓重來調整鋼箱梁平衡。”承建單位中交二航局項目負責人介紹,為了能壓穩這個“大家伙”,項目部特準備100噸負重水袋,安置于梁面上,讓箱梁在吊裝過程中能保持平衡;同時,采用4000噸級浮吊進行公分級喂梁,保證箱梁在墩臺上安全“站穩”。
據了解,隨著此節鋼箱梁完成裝配,橋梁全線大重量鋼箱梁全部吊裝完成,后續各吊具將進行減載,以“減負提高效率”,加快余下鋼箱梁吊裝的進度。預計4月初將實現大橋中航道合龍。
廈門第二東通道預計2023年初通車。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海西經濟區路網和廈門市城市路網,縮小島內外差距,促進海峽西岸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廈門建設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具有重要意義。(廈門日報記者 謝嘉迪 通訊員 何鴻鵬 鄧玉鑫)